阿里吴泳铭: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
9月24日,云栖大会迎来第十个年头。
这个起源于阿里云开发者大会的技术盛会,见证了中国乃至全球云计算和AI行业蓬勃发展的历程。如今,它站在了另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AI将迈向超越人类智能、能够自我迭代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ASI。”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大会主旨演讲中,首次系统性地阐述了阿里巴巴对AI终极目标——超级人工智能(ASI)的愿景,并明确了通往ASI的三个演进阶段。
同日,阿里通义旗舰模型Qwen3-Max发布,其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总参数超过万亿。

三阶段演进路径:从学习人到超越人
ChatGPT引爆全球AI飓风之后,世界正处于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革命起点,与过去几百年工业革命放大人类体能、信息革命放大信息处理能力不同,这次智能化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远超想象。
吴泳铭将通往ASI的路径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涌现通用对话与多步推理能力,目前AI已逼近人类各学科测试的顶级水平,甚至已经可以拿到国际IMO的金牌;
第二阶段是“自主行动”,AI获得工具使用与编程(Coding)能力,能按人类目标拆解复杂任务、连接数字与物理世界,成为“辅助人”的生产力引擎;
第三阶段是“自我迭代”,AI实时连接物理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并以持续学习、强化学习实现Self-learning、自我优化与升级,“每一次交互都是一次微调,每一次反馈都是一次参数优化”,经过无数次场景执行和结果反馈的循环后,AI可以彻底理解和模拟世界,发现超越人类认知的深层规律,从而自我迭代出超越人类的智能能力,形成早期ASI的雏形,最终实现“超越人”。
随着AI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耦合,AI有望在医疗、新材料、可持续能源等领域形成一批“超级科学家”和”全栈超级工程师”式能力,加速解决长期未解的科学与工程难题,甚至星际旅行。科技飞跃将进入指数级的加速期。
双核心战略:打造“AI时代的Android”与超级AI云
本次大会上,面对即将到来的“奇点”,阿里云首次明确了作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的战略定位,并提出了两大核心战略。
首先是通义千问坚持开源开放,要成为“AI时代的Android”。
吴泳铭宣布,基于“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的判断,通义千问要坚持开源路线,以更低门槛、更快生态扩张,激发开发者创新。
他认为在LLM时代,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就能创造自己的Agent,Context(上下文)是新的Memory(存储),大模型通过MCP(模型上下文协议)这样的接口,可以连接各类Tools(工具)和Agent,Agent之间又通过A2A(智能体对智能体)这样的协议完成多Agent协作,最终大模型将会吞噬软件,不会再有需工程师专业开发的商业软件,人人都将是开发者,未来会有超过全球人口数量的Agent和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工作,Agent将成为“新的软件”,因此,“开源模型创造的价值和能渗透的场景会远远大于闭源模型”。
截至目前,通义千问系列模型已经实现从0.5B到超万亿的全尺寸覆盖,已开源300多款模型,覆盖全模态、全尺寸,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成为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矩阵。
而新发布的阿里通义旗舰模型Qwen3-Max拥有极强的Coding编程能力和Agent工具调用能力。在大模型用Coding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SWE-Bench Verified测试中,Instruct版本斩获69.6分,位列全球第一梯队;在聚焦Agent工具调用能力的Tau2-Bench测试中,取得突破性的74.8分,超过Claude Opus4和DeepSeek-V3.1
其次,超级AI云将是“下一代计算机”,未来全球可能只有五至六个超级AI云计算平台。
如果基于第一个判断——大模型是运行于 AI Cloud之上新的OS,而这个OS可以满足任何人的需求,那么每个人都将拥有几十甚至上百个Agent,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和协同,需要海量的计算资源,由此数据中心内的计算范式也在发生革命性改变,从CPU为核心的传统计算,正在加速转变为以GPU为核心的 AI 计算。
新的AI计算范式将需要更稠密的算力、更高效的网络、更大的集群规模,AI将会替代能源的地位,成为最重要的商品,Token就是未来的电。绝大部分AI能力将以Token的形式在云计算网络上产生和输送。
显然,这需要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全栈的技术积累,而只有超级AI云才能够承载这样的海量需求。因此,面对下一个十年,阿里云的定位是成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构建遍布全球的AI云计算网络,成为向全球各地提供开发者生态友好AI服务的 “超级云”。
会上,吴泳铭再次强调了阿里巴巴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表示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根据远期规划,为了迎接ASI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同时,吴泳铭透露,阿里云正在全力打造一台全新的AI超级计算机,它同时拥有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最领先的模型,可以在基础架构设计和模型架构上协同创新,从而确保在阿里云上调用和训练大模型时,能达到最高效率,成为开发者最好用的AI云。
未来:AI越强 人类越强
科学和科幻正在加速重叠。
阿西莫夫在其《机器人》系列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一个由超级计算机控制的地球,它了解地球的一举一动,并控制了全球经济,从而成为地球上真正的“霸主”。
对于未来,阿里巴巴与科幻悲观主义有着共同的“开始”——全球由5~6个超级AI云负责,却希望有不同的结尾。
AI Chatbot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用户渗透率最快的功能。AI 的行业渗透速度超过历史上所有技术,Tokens 的消耗速度两三个月就翻一番。最近一年,全球AI行业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未来5年全球AI的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这是历史上最大的算力和研发投入,必然将会加速催生更强大的模型,加速AI应用的渗透。
吴泳铭充满乐观地表示,超级人工智能到来后,人类和AI将是崭新的协同方式,“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公司,都会有众多的Agent和机器人24小时为我们服务。也许未来每个人都需要使用100张GPU芯片为我们工作。”
正如电曾经放大了人类物理力量的杠杆,ASI将指数级放大人类的智力杠杆。“过去我们消耗10个小时的时间,获得10小时的结果。未来,AI可以让我们10小时的产出乘以十倍、百倍的杠杆。”吴泳铭表示,每次技术革命解锁更多生产力之后,都会创造出更多的新需求。人会变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强大。
这样宏大的愿景何时实现?在能看得到的未来,算力、网络、能源、伦理等等将为ASI的到来设立一道道门槛,叙事的核心角色将不再仅仅是技术公司。
一切才刚刚开始。
来源:IT时报
相关链接
企业AI知识库搭建与运营培训课程
呼叫中心AI知识库培训课程
个人知识体系构建能力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