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识库项目搭建的深层盲区:只有库,没有知识
文/田志刚 ·上传文档不是知识库,搭建有价值AI知识库的方法论·
在企业AI应用中,高质量的知识库支撑至关重要。如果缺乏系统化的知识管理,企业人工智能应用难以成功。
尽管这一共识已基本达成,但大多数企业AI应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他们构建的知识库真正用起来的也并不多,真正的成功案例远少于媒体报道。
近期,许多已完成知识库搭建的企业向我们反馈:虽然他们采购了最先进、最知名的AI知识库系统,部署了最火的大模型,知识库仍无法真正用起来,AI应用很难落地,数字化部门甚至不敢推广。
出现这种状况的核心问题在于这些项目过于关注“库”而忽视了“知识”。
大量时间、精力和预算花费在系统选购上,盲目相信软件供应商的承诺,简单地将各类文档(如Word、PDF、网页等)导入系统,进行解析、向量化和分块处理后便认为大功告成。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通过AI Agenet还是其他方式,效果都很差,甚至很多仅停留在概念验证阶段,不足以推广。
这样的问题,其实与传统知识管理建设知识库搭建的问题是一脉相承的:,之前许多公司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误以为仅靠软件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软件只是工具。知识库搭建和运营的本质是管理问题,是知识管理。知识库作为知识管理的三大支撑工具之一(另两个是知识地图和知识社区),其成功关键在于管理实践。
真正要建设出高质量的AI知识库,重点不应放在软件采购上,而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明确建设目标:界定存储范围,并非内容越多越好(如某案例存储上亿文档并非值得夸耀),需区分知识与非知识内容;
规范处理流程:制定元数据标准、建立专业词表等管理规范。真正的知识库建设需要系统性的知识治理,而非简单的技术堆砌。
相关的方法论和技巧:是否能够为AI提供上下文,需要考虑AI能理解哪些内容。对于非结构化内容,需明确其可理解性。
我们设计了适应于AI理解的文档模板,在“AI知识库搭建与运营培训在线课程”中提供十余种模板供参考。这些模板支持知识库文档的结构化和客户化处理,且不同文档类型需采用不同结构以适应AI的阅读与理解。处理现有文档的工作量较大。
相关链接
企业AI知识库搭建与运营培训课程
呼叫中心AI知识库培训课程
个人知识体系构建能力课程
知识库知识管理系统
企业AI知识管理知识库软件系统清单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AI知识库系统清单
其次,若要将企业内部原有业务AI化,面临另一挑战:
业务专家虽能执行任务,但未梳理清楚所需数据、信息及知识。个人可完成工作,但AI化需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例如,专家能一眼识别设备问题,需明确其观察点、信息、数据及判断模型。缺乏这些,专家能力无法迁移至AI。
更进一步,做好AI知识库的工作,涉及知识管理更广泛的层面,需组建团队,包括业务专家和AI与知识管理推动者。需考虑团队能力、组织结构和考核机制,建立知识从产生到归档再到淘汰的全流程规范。缺乏这些机制,企业知识库难以有效运作,AI应用亦无法成功。
从技术层面看,直接导入大量数据虽可实现搜索功能,但结果可能不可用、不准确或不确定,导致用户不敢使用。因此,构建优质知识库需系统考量战略、标准、人员能力、文档上下文与语境,并建立相关制度和推广机制。忽视这些因素将导致项目失败,正如Gartner预测,到2026年约60%-70%的项目将无法持续。
由于缺乏内容处理和质量管理的机制、流程及专业人员,最终难以取得成功。因此,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系统地考虑问题。
我们拥有相关的方法论,并开设了专门课程(AI知识库搭建与运营知识库培训在线课程)进行讲解,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共同交流探讨。(本文和视频作者是知名知识管理专家田志刚,感兴趣可以通过微信号:511956894 与他交流,他也是《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与《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