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总是真的感觉自己很冤枉,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

贾总是真的感觉自己很冤枉,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

■田志刚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议引发广泛讨论。

从贾总的角度来看,他确实感到委屈。在外界看来,他采取了一些不合时宜的策略。罗永浩甚至调侃,他之前提出的悬赏10万给哪些爆料西贝预制菜线索的人,这个奖金应该给贾总,因为是他主动爆料的,甚至还开玩笑说要到西贝门口去发奖金,请媒体直播等等。

当然最后西贝就相关事件,公开致歉。

但我相信在贾总心里的真实的声音,他大概率也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而之所以道歉不过是因为忍辱负重,为了企业和几万员工及家属,自己是顾全大局等。

因为可以看出来,在他的认知中,他是真的坚信自己的企业并未用到预制菜,要不他也不会主动公开自己的后厨,让各路记者去现场采访。

他认为的预制菜,大概率是根据几个部位之前的一个通知,将中央厨房产出的菜排除在预制菜之外,按照这个逻辑,他的认知也没有错。

但错就错在,他不知道大众并不按照这样的认知去理解预制菜:大众粗暴的理解,凡是冷冻保存时间长的都是预制菜,类似于凡是转基因的油都是垃圾油一样。

大众的理解可能不科学、不准确甚至夹杂着情绪在里面,但这就是大众认知的水平。许多妈妈们想着自己的孩子吃的是可能好几个月的青菜,心理就全是愤怒。

这可能就是冲突所在

贾总基于自己的认知,觉得自己的企业、产品足够完美,而老百姓觉得全是漏洞。因为他觉得完美就敢于说大话,敢于邀请全国各地的记者去后厨现场查看。而现场看到的保质期十几个月的西兰花、没有鸡骨头的鸡汤,更让大众震惊到无语。

其实观察这个维度的目的也不在于评价谁是谁非,我是想说,为什么很多成功的人士,总是会说出匪夷所思的话,不能跟大众,跟自己的客户公卿,不能理解普通人的点呢?

客观而言,作为贾总这样的企业家,能将企业发展到如此规模而且在同行中具备领先性,解决大量就业问题,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然而,为何这些企业高管总持有一些在公众看来颇为费解的认知?他们的观点往往令常人难以理解。

此前,格力的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曾说过“海龟里有不少间谍”进而“绝不用海归派”论断,不仅让许多海归深恶痛绝,甚至也被主流的媒体批评其思维僵化。而百果园创始人亦曾就水果价格和品质发表爹味言论,涉嫌教育消费者,引起大众的争议和谩骂。

甚至像李佳琦这样出身底层,后来借助直播风口积累了财富和声望的人,在成功后也完全不能理解大众,当有人质疑他带的货价格比较贵的时候,说出:“哪里贵,这个价格一直没有变,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的。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这种现象值得深入探讨:为何这些取得成就的聪明人,会在特定阶段产生与大众需求脱节的想法?

究其根源,或许在于他们越成功,越相信自己的判断(只有不断的判断正确,才能成功):在他们的团队和公司内部,没有人敢于跟他们说出不同的见解,面对的都是逢迎和附和。甚至很多老板,都像古代的皇帝,没有一个人跟他们说实话;在外部,因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大部分地方都是笑脸、攀附和顺从,就让他们越发感觉自己的正确。

在西贝这个事件中,也可以看到外部的服务公司的影子,也是顺着老板说话,所以这些“成功人士”就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一样。

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企业知识管理咨询,每年都会接触大量的企业主,这里面也有不少真正能够自省,能够通过自己学习进行反思的人,也的确遇到过很多认知和行为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的角色,完全没有对世界、市场和客户客观的认知。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信息茧房效应,越高层的人,尤其是那些能力出众的企业创始人问题越严重:他们将企业做到相当规模后,内部几乎无人敢提出异议,供应商也往往唯命是从。

此外,他不接触社会的其他层面,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长此以往,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

当然,我关注这一维度,是因为不仅企业老板和高层管理人员存在这种问题,普通人也同样如此。

每个人都坚持己见,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男女对立便是这一问题的体现。例如,部分女性认为我要高价彩礼有什么错,我将来要给你生孩子,孩子还只能姓你的姓,她确实认为自己没有错,与贾总如出一辙。当有人批评高价彩礼的时候,他们也深感冤枉。

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正确,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信念,却难以理解世界。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而言,我们一直强调客户知识的重要性:即理解大众需求、社会各阶层的诉求以及主流价值观。

若缺乏这种认知,许多人终其一生活在郁闷中:始终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却得不到他人、社会的理解,总感到被辜负。

所谓客户知识,这里的客户并不仅指为你付费的人,还包括你的领导、同事、配偶、子女以及交往对象都可以算做你的“客户”,而客户知识是关于他们的需求、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内容。

人们往往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局限,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贾总”式的人物——自认为对他人很好、自己是对的。但关键在于,不能仅凭自我感觉,而要理解他人的真实需求。这是一种需要持续修炼的能力。

客户知识的难点在于,它无法从书本或网络上直接获取,因为这块成熟的显性知识很少。要掌握客户知识,必须通过个人观察、归纳和总结来积累。但大部分人其实连这方面的意识都没有,就更谈不上积累和学习了。我们知识体系的课程中有详细的讲该主题的内容。

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修炼,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就可能遇到瓶颈,最终被自身的局限所束缚。欢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共同探讨。(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田志刚,您可以通过微信号:511956894跟他联系)

相关链接

企业AI知识库搭建与运营培训课程
呼叫中心AI知识库培训课程
个人知识体系构建能力课程

知识库知识管理系统

企业AI知识管理知识库软件系统清单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AI知识库系统清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标记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