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翟天临真心觉得自己就是学霸和博士

翟天临
翟天临

作者丨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01

上大学的时候,班里的一个同学不会说普通话,然后老师和同学劝他说:

“你该学学普通话,要不我们都听不懂你说什么!”

那个同学微微一笑说:

我说的就是普通话啊,怎么会听不懂?你们耳朵有问题吧。”

看着那个同学真诚的表情和语气,相信他是真的觉得自己就是标准的普通话!

总有许多人有蜜汁自信,懂行的人很是不解,搞不清楚这自信来自哪里?

考试结束了,学霸唉声叹气:自己考砸了。

而你在旁边暗自窃喜:这次超水平发挥。但当卷子发下来却发现学霸得了98分,而你是58分。

针对这种现象,有两个人Kruger和Dunning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了一条“定律”:邓宁-克鲁格效应(The Dunning-Kruger Effect),这个效应指的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通常能力欠缺的人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自己的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通常表现为:

  •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也许知道自己差但对于不足的程度不能正确认识;
  •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相信这种状况大家都有感受,许多水平很一般甚至很差的人却表现出“迷之自信”,不少中年人都有这样的毛病。

达尔文有一句名言说的更加形象: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自信(Ignorance more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

我估计,翟天临同学就是这种状况:

他是很真诚的认为自己就是学霸,自己的博士就是货真价实的博士!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博士是什么,也不理解学霸的意义,所以才会大张旗鼓的去秀自己的学识和学位,丝毫不觉得不妥,因为他觉得自己也是“努力”才得到的呀。

反观那么多弄到“真的假学位”的人,谁不是藏着掖着,只在用到的时候才拿出来。

02

通常,我们都会高估自己,但只要不太离谱都是正常的:社会这么艰难,自己还不能宠着点自己啊?

可怕的地方是自己真实水平只有2、3,自己却想象成8、9甚至10,再加上认为很厉害后的得瑟,可能在外人眼里就成了傻X。

更可怕的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已经足够牛了,也就没有了上进和提升的动力,阻碍了自我成长的空间。

真正厉害的人是能够对自己相对客观评估的

知道自己牛在哪里,也知道自己的缺陷是什么。对于自己真正掌握的部分,需要判断和决策时当仁不让,并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对于自己不知道的,勇敢承认并求助他人。

那如何对自己在某个专业和领域的能力与水平进行评估呢?

能够通过完成任务和项目证明是一种方式,但仅仅会做也可能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个时候遍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思考,你通常会觉得自己在某个领域已经很专业:

大部分项目也都会做了,不知道该去学什么然后学习的动力就不足了。这种状态通常在胜任期身上最容易出现,觉得自己大部分都会啊,为什么专家却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而自己却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还有一种情况,当你希望建立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时,却发现总是做不到。

03

在上面的两种情况下,都可以去试一下遍历:

通过这个过程,会让你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增强学习的动力;通过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真正了解你的领域和你跟高手的差别,当然也可能让你发现你的确已经很专业了,“前无古人“了。

遍历是计算机数据结构里面的一个名词,通俗点理解就是把某个集合中的数据全部访问一遍。引申到个人的学习上,指将你方向上和领域内人类既有的信息和知识都看一遍(这当然是个理想状况),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已经掌握了这个方向和领域大部分内容、是不是有你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内容给遗漏了。

遍历可以是一个大的领域,也可以是某个小的点上。基于你工作中具体的某个点你也可以去做遍历,让你把这个点做深做透。

遍历的好处表现在,你通过遍历:

第一个可以让你对自己的真实能力与所在行业的位置有正确的定位。当你在遍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内容根本没听说过、完全不了解的时候,你就会更有动力去学习、也更加知道自己该学什么;

第二个是可以帮助你查漏补缺。在你认为自己大部分内容都掌握的时候找到弱点缺点,使你有的放矢的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第三个是帮助你形成行业或领域的直觉。直觉的形成来自于你对于行业领域的全面了解,这个了解包括新闻、动态、专家、人物、案例、机构甚至笑话段子,遍历让你可以看到这些内容。

04

那么如何遍历,对于职场人来说,最简便易行的方式是借助互联网,方法有如下几种:

  • 快速看这个领域出版过的大部分书籍,书是最便宜的投资。你会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书越来越少。

作者本人是做知识管理研究和咨询的,曾经为了做知识管理这个领域的遍历,在2010年之前买过大部分这个领域出版的中文书,还包括一些国外的书籍。

  • 将这个领域内的前100页的论文都扫描一遍,可以是CNKI上的,也可以是Google或者百度学术上的。我曾经将知识管理这个领域的论文大部分都扫过一遍,包括CNKI、谷歌学术,还包括当时台湾的一个数据库里面的论文。
  • 搜索引擎上的前100页内容,你会知道你这个领域的新闻、动态、产品和服务、牛人、机构等等。

为了解知识管理,我曾经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去搜索前100页的内容,还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管理这一个关键词,包括了相关的词,譬如知识库、知识社区等。

有段时间,还专门研究过欧洲的知识管理怎么样、美国、东南亚的情况等,都大致看过一遍。此外,除了解这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外,还有多少家做知识管理软件的企业?有哪些比较厉害的专家等等,我都看过。

  • 跟踪这个领域,每天关注这个领域的动态,包括新闻、会议、活动、论文等等,坚持1年以上。这些内容可以订阅下来,坚持每天看一看标题,有兴趣的再点进去看正文。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需要学习、实践和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你原来认为自己已经掌握只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然后再去继续学习和实践。

通过几次这样的过程,对你的领域知识体系查漏补缺。到后来,你就真的掌握这个领域了。

通常,遍历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好几个循环。当某个阶段你觉得自己已经很专业的时候,你可以去遍历一下,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发现自己这块的欠缺,就开始学习了,遍历结束。

当你遍历很多次,发现大部分都已经懂得,甚至只要看题目就知道内容是什么、知道哪些观点是真知灼见哪些是在胡说八道,这个时候大致表示你已经掌握这个领域了。

05

钱学森曾经在跟自己的得意门生,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中科院院士戴汝为交流中提到,当年自己为了研究空气动力学这个领域的事情,是这么干的:

“我不是说大话,我在做空气动力学的时候,关于空气动力学方面英文的、法文的、德文的、意大利文的文献我全都念过。为了要把它做好,我得这么念,而且还进行了分析。”

钱学森其实做的是一个方向上的遍历!

我曾经在新浪微博上观察一位阿里巴巴的高管,也是他们大数据一个负责人。

这个哥们是佛教徒,每天坚持早起(三四点钟)就起床,早晨他的微博上都是全球各地关于大数据新闻和动态链接,他还有在自己的博客上长期写这个领域的评论,我观察到就有五六年时间,基本上每天如此。

这其实是一种遍历和跟踪,对这个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和案例,甚至公司和人物持续的关注,这样的人一定是对行业有直觉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一个领域有多年积累的人,如果是新手还是老老实实的从基础开始吧。

按照《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探索、新手、胜任、高手和专家的分层,起码是胜任级别的人可以考虑去做遍历的工作,它会帮助你找到学习动力(发现好多还不会)、真正理解一个行当。(完)


该文内容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点击【阅读原文】直达京东购买。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511956894 与他联系或加入他的【二班】

欢迎加入【二班】
汇聚追求卓越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人们,以《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为基础提供元知识的【二班】诚邀您的加入一年内在线讲座免费听、与田志刚老师直接交流、精英同学思维碰撞。加入请点击这里了解相关介绍,199元/年。

@关注中国知识管理中心公众号:KMCenter 

发送“1”可以获取大量高效学习、企业知识管理、个人成长文档、PPT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